指导单位:北京万融教育管理研究院 万方科技学院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首页    期刊导航    范文数据库    最新征稿通知    期刊百科与写作常识    办理流程    汇款方式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搜索:
  万融论文发表服务中心 权威 专业 诚信 快捷 竭诚为广大读者服务,为学术创新和期刊出版业发展服务 稿件咨询电话:13693011947  
 
账 号:
密 码:

验证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教育期刊
教育期刊    
 经管期刊
教育期刊    
 社科综合期刊
社科综合期刊    
 医药期刊
医药期刊    
 农林期刊
农林期刊    
 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    
 政法期刊
政法期刊    
 文学艺术期刊
文学艺术期刊    
 计算机期刊
计算机期刊    
 其它期刊
其它期刊    
 
 
 
        万融权威期刊网 >> 范文数据库 >>

当代大学生择业中的盲从心理及对策

发布人:万融期刊 浏览 1446 次【字号 】 发布时间:2020年3月31日 打印本页

    
    摘要:面对目前大学毕业生数量多和经济环境复杂的就业环境,大学生择业成为学校、家长和学生本人共同关注的问题。很多大学生在择业中出现盲从心理,不能对未来的就业前景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进而出现盲目、“跟风”、“等靠”、急躁等心理,影响了就业质量。本文从分析大学生就业中出现的盲从心理出发,找出原因并提出对策,希望能够对大学生择业中出现的困惑提供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  择业  盲从心理  对策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已经逐渐成为我国最大的待就业群体。而就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来看,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时期,受长期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还远远达不到“供不应求”的程度。面对这样一个大学生数量多且买方就业市场占主导因素的就业环境,很多大学生在择业中容易出现盲从心理,不能客观地分析和把握适合自身的职位与就业机会,从而影响了就业效率,延缓了就业。
盲从心理,比喻自己没有主见,没有原则,随着别人说话。做事方面指对权威的盲目服从,对经验或规则的盲目认可和接受。辞海中解释为盲目跟随,不分是非的附和。很多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盲从心理。是升学,还是就业;是参加公务员考试,还是投入到支援西部建设中;是考虑国企的就业前景好还是私企的待遇高等。面对这些摆在毕业生面前的出路时,很多大学生出现盲目、跟风、等靠和轻信等心理,结果顾此失彼。其问题在于不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特长去选择职业,延误了就业机会。本文试着从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的就业盲从心理的角度出发,进行原因和指导对策的探讨。
一、大学生择业盲从心理表现
1、盲目的心理
    当前的就业形势对于大学生来说既有挑战也有机遇。一方面,关注度较高的就业单位对毕业生需求不多,很多毕业生在选择时犹如千人过独木桥,机会较为难得。另一方面,很多规模小的用人单位由于刚刚起步对人才要求较为宽松,虽然不能提供优厚的待遇,但也能缓解毕业生的燃眉之急。面对这两种同时存在的就业形势,很多毕业生在欠缺必要的择业准备和准确的就业信息的情况下常常容易出现盲目心理。一方面不确定是否能够竞争上岗,另一方面又怕错失机会,因此,在择业时常常不假思索,考虑简单,造成了职业不适合自己、发展前景不乐观,以至于签约后又后悔等。有报告指出,大部分顺利就业的毕业生,有50%的人对自己的就业状态不满意,抱怨收入低、待遇差、发展前途不好等,“跳槽”现象频繁发生,以致毕业半年内有27%的本科毕业生跳槽,影响了就业质量。
2、人云亦云的“跟风”心理
    “跟风”心理在大学生择业中比较多见。也可以称其为从众心理。此类学生容易被周边环境影响,缺乏对择业和就业环境的独立判断和思考,周边人的行为或信息会使他们改变原有的自我设计而采取不切合自身的从众行为。经过四年的大学学习后顺利就业,找到一片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进而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是每个大学生的期望。然而“跟风”心理的产生恰恰可能会带来相反的结局。很多人因为在择业时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职位,进而在工作中由于不适应或者与自己的设想背道而驰而丧失了工作热情和进取心,从而造成事业上的失败,也白白浪费了就业时机。很多职业专家提出忠告:选错职业的人,大多数都不会是事业上的成功者,跟风的选择只会带来工作的徒劳无益。
3、对家庭和父母的依赖和无条件顺从心理
一方面是严峻的就业形势,另一方面是家长对孩子就业的预期谋划和高度关注,很多学生出现了在择业上对家庭和父母的依赖和顺从心理。即家庭或父母给安排去哪里我就去哪里。不考虑自身的愿望、擅长和喜好,只要稳定,不用自己四处奔波和家长觉得长远和稳妥即可。有些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缺乏自信,直接把希望寄托在拉管系、走后门儿上,希望通过捷径来获取工作机会,这恰恰反映出毕业生的实际沟通和工作能力差的现象,不利于自身价值的实现和个人能力的培养。
4、不分是非的轻信
很多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容易出于虚荣和功力心理而造成对就业单位提供的虚假优厚的物质条件放松警惕,且不分是非地轻信。多表现为在签署就业协议过程中对工作条件、工作环境等问题忽略或者不加慎重考虑、轻信“专家”观点、报名参加“专业”培训等等造成工作后与预想大相径庭而急求解约,有的甚至误入传销、走私等非法组织而悔恨终生。
二、大学生产生择业盲从心理的原因
    1、就业环境和就业形式的影响
    每年大批的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都期望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然而,就业单位与毕业生数量供求失衡的就业局面,更是让众多的毕业生在寻求工作机会的过程中不知所措。复杂的就业环境和严峻的就业形势真正成为摆在毕业生面前的两座“大山”。
2、家庭环境的影响
受大的社会环境的影响,毕业生家庭因素的制约也成为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一个方面。很多家长亦对目前的就业形式和环境缺少信心,认为只能通过走“捷径”的方式才能顺利或者尽早就业,甚至在孩子刚刚升入大学时就开始四处奔走谋划着孩子的就业问题。这种思想无疑会传达给自己的孩子,某种程度上就造成了毕业生择业的无条件“顺从”和“等靠”心理,不利于毕业生自主择业。
3、主观上缺少计划性和欠缺对就业信息源的准确把握
很多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缺乏计划性和对就业信息的详细探究。在升入大四以后,毕业生开始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就业和择业中。面对学校就业部门、互联网、校外招聘会等每天庞大的就业信息源,很多毕业生缺少择业计划,不能拟出真正适合自己的择业方案,一味跟风和从众,计划没有变化快,缺乏有条不紊地分析和对信息源的第一时间快速掌握。
4、社会上不法分子趁机而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致化,一些新兴的行业和谋生手段也在悄然兴起,这些行业以其充满机遇和挑战吸引了很多毕业生的关注。而一些不法分子也不忘抓住这些机会来获利,他们趁机而入,对盲目择业中的毕业生进行利诱和行骗,造成了很多毕业生放松警惕,无法辨明是非地上当,不仅损失了时间、金钱,也影响了就业。
三、克服盲从心理的对策
1、指导毕业生做好择业计划和准备
    面对毕业生择业中的盲从心理,作为一名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教师,当务之急是指导毕业生做好择业计划和准备。择业前,应详细考察周边的就业环境和毕业生需求情况,对能够接收自己的行业和自己需求的行业进行详细考察和了解,权衡利弊得失;对就业信息的真伪进行有效辨别,及时向老师和学校就业部门征询意见和建议;结合自己的专业或所长多方面获取就业信息,发掘更加实际和有利自身未来发展的职业等,时刻以饱满的状态和充满活力的精神面貌迎接挑战。
2、家校联合帮助毕业生树立科学的择业观
   学校和家庭是影响毕业生确立择业观的两个重要因素。学校的有效指导和合理化建议能够帮助毕业生及时找到方向,确定合理的就业轨迹。而家庭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很多家长应该设身处地为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未来打算,而不是简单地考虑一时的利益得失。家长的催促、急躁、走“后门”、拉“关系”等做法都会影响毕业生择业时的心理,甚至直接左右毕业生择业时的心态发展。因此,学校和家庭应相互配合,学校不仅对毕业生进行指导,更应注重对家长的思想引导和与其有效沟通,家长也应该从毕业生的实际需求和职业未来发展的角度对毕业生进行影响。最终,家校联合,为毕业生的有效择业做出努力。
3、毕业生确立择业中的自信心
   很多毕业生在择业中会出现盲从心理也应部分归咎于自信心的欠缺。效仿别人、依赖家庭等现象也能反映出毕业生在择业时缺乏一定的自信心,从而盲目去走别人的路或一味地等靠。自信心是走向成功的动力,它的存在与否体现了求职者的心态和精神面貌,也会让招聘者直观地产生第一印象,从而决定了择业是否成功。毕业生应该结合专业所学和专长对自己做出客观评价,保持良好的心态,相信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在掌握了第一手的就业信息和了解就业环境之后,只有相信自己才是最正确的选择。饱满的自信心会帮助毕业生在择业中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4、为毕业生择业建立法制保障
   在经济快速发展和物质追求不断扩大的就业环境中,法制的跟进和保障是必要的。很多毕业生在择业中会上当受骗,甚至误入传销等非法组织中,正是由于很多不法分子进行的非法行骗。为了保障大学生就业和择业环境的健康有序,促进大学生顺利择业,逐渐缓解我国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和矛盾,加强法制建设和法制保障是全社会都应该为之做出努力的重大课题。因此,无论是毕业生本人,家长,还是作为高校工作者,我们都应该呼吁健全国家法制建设,为广大毕业生就业和择业确立法制保障。
    总结语:大学生是否能够顺利择业不仅关系到毕业生本人,也是家长、学校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大学生在择业中产生的盲从心理不仅有碍择业,也是一个社会中多种矛盾和不良风气存在的体现,我们只要能正视问题的存在,并努力找寻办法和途径进行克服,大学生在择业中的困惑就能够被逐一解决,就业环境将会逐渐有序和和谐,社会也将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祥昆.经济社会结构对大学生就业影响几何?  中国劳动保障报 2013年1月26日第3版
2、魏晓黎.大学生就业心理调试与就业指导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4年6月 第29页-30页
3、梁杰珍,李博.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0年7月
                                  (作者:赵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113001
 
,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办理流程  
 
Copyright@ 2012 万融数据论文发表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京ICP备12001766号